互联网+推动万物互联,1+N平台构建未来智慧城市!
(文章来源:智慧城市中国)
互联网+经由克强总理之说,成了风口浪尖。互联网+的基础是泛在网络的建成,核心是城市及平台的构建和以智能设备为核心的数亿亿计的平台的构建,我称之为“1+N平台”。当1+N平台遇到了微信,每一个人都变成了入口,能直接通向城市级平台,以及接入到城市级平台之中的底层物理设备。分层次看,互联网+意味着:打通传统的互联网、物联网与人之间的连接,真正实现了万物互联。在此基础之上,通过电商平台、位置服务、视频、物联网、大数据应用、微信支付等技术就能实现一个前所未有的智慧城市。
智能终端设备制造商将因此迈向工业4.0时代。平台开发商扼守统一的平台,爽歪歪!即不掌握平台、又不掌握设备的集成商,在互联网+时代可能丧失大好的时机。进攻:无法与设备上比拼;退守,难以在平台级与先入为主者比拼。最具有挑战性的是:智能终端上的平台陷入群雄并起之势。让小企业有机会脱颖而出,从而令传统的优势企业竞争优势黯然失色。
未来既值得期待,又多少让人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互联网+是什么?
•马化腾版:
“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
•官方版: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阿里版:
所谓“互联网 +”就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 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
•李彦宏版:
互联网+计划,我的理解是互联网和其他传统产业的一种结合的模式。这几年随着中国互联网网民人数的增加,现在渗透率已经接近50%。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互联网在其他的产业当中能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互联网+的几个层次
更通透第考察互联网+,个人认为至少应该区分以下层次来把握,据此来制定计划描绘路线图:
第一个层次:
互+联+网。互联网是什么?联接,形成交互,并纳入网络或虚拟网络。信息通信技术—(ICT)改变了距离、时间、空间,虚拟与现实都成为一种存在,每一个个体都被自觉不自觉地划分到不同的社群、网络。
第二个层次: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万联网+行业互联网(如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如果单纯去讲某一方面的网络,和连接本身就是对立的,更谈不上连接一切。
第三个层次:
互联网+其它行业。其它企业不能简单地归类传统行业,新兴行业更要拥抱互联网。
第四个层次:
互联网+∞:这就是连接一切的阶段。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植物,人与服务,物与物,这些连接随时随处发生;不同的地域、时空、行业、机构乃至意念、行为都在连接。
所以即便对于“+”本身,也需要有更结构化的体察和更超脱的定义,它在不同的场景内涵与方式都是不一样的。一般地,它代表了连接,至于连接的基础、协议、方式、持续等可能要区别情况而有很大的差异。
互联网+的特征
一是跨界融合。
+就是跨界,就是变革,就是开放,就是重塑融合。敢于跨界了,创新的基础就更坚实;融合协同了,群体智能才会实现,从研发到产业化的路径才会更垂直。融合本身也指代身份的融合,客户消费转化为投资,伙伴参与创新,等等,不一而足。
二是创新驱动。
中国粗放的资源驱动型增长方式早就难以为继,必须转变到创新驱动发展这条正确的道路上来。这正是互联网的特质,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来求变、自我革命,也更能发挥创新的力量。
三是重塑结构。
信息革命、全球化、互联网业已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缘结构、文化结构。权力、议事规则、话语权不断在发生变化。互联网+社会治理、虚拟社会治理会是很大的不同。
四是尊重人性。
人性的光辉是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最根本的力量,互联网的力量之强大最根本地也来源于对人性的最大限度的尊重、对人体验的敬畏、对人的创造性发挥的重视。例如UGC,例如卷入式营销,例如分享经济。
五是开放生态。
关于互联网+,生态是非常重要的特征,而生态的本身就是开放的。我们推进互联网+,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要把过去制约创新的环节化解掉,把孤岛式创新连接起来,让研发由人性决定的市场驱动,让创业并努力者有机会实现价值。
六是连接一切。
连接是有层次的,可连接性是有差异的,连接的价值是相差很大的,但是连接一切是互联网+的目标。
互联网+要连接的要素
连接一切有一些基本要素,包括技术(如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等等)、场景、参与者(人、物、机构、平台、行业、系统)、协议与交互、信任等。这里,“信任”作为一个要素很多人未必理解或认同,我反倒感觉它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互联网+让信息不对称降低,连接节点的可替代性更高,只有“信任”是选择节点或“连接器”的最好判别因素,信任让连接的其它要素与信息不会阻塞、迟滞,让某些节点不会被屏蔽。
“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促进产业升级
首先,“互联网+”行动计划能够直接创造出新兴产业,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发展。互联网+行业能催生出无数的新兴行业。比如,互联网+金融激活并提升了传统金融,创造出包括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众筹、P2P网贷等模式的互联网金融,使用户可以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满足金融需求。
其次,“互联网+”行动计划可以促进传统产业变革。“互联网+”令现代制造业管理更加柔性化,更加精益制造,更能满足市场需求。
最后,“互联网+”行动计划将帮助传统产业提升。
互联网+商务=电商,互联网与商务相结合,利用互联网平台的长尾效应,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创造出了规模经济效益。
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在内,由于其本身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平台经济效应以及对于长尾理论的应用,使得相关产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在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实现质和量的飞跃。“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1【案例1】“清新福建”联手5家知名网络营销商打造旅游版“互联网+”
17日,福建省旅游局与全国知名网络运营商百度、携程旅行网、同程旅游、途牛旅游网及景域国际旅游运营集团等5家网络运营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打造“清新福建”旅游版“互联网+”旅游品牌。
福建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福建省旅游局将和各战略合作网站在清新福建旅游品牌形象宣传、旅游产品策划、旅游大数据分析应用、旅游景区建设提升、旅游事件营销及旅游产品线上销售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双方将联合推荐福建省旅游服务优质、游客满意度高、网络人气高的景区、酒店等旅游企业,提升线上旅游信息的权威性。围绕清新福建山海主题、海上丝绸之路、海峡旅游、乡村旅游等方面,策划线上旅游度假产品。
据了解,福建省旅游局与百度公司将围绕清新福建旅游主题宣传、旅游大数据报告、百度认证、清新福建旅游百度品牌专区、福建百度旅游旗舰店、无线搜索专区—清新福建旅游直达号等6个方面开展合作。
福建省旅游局与携程旅行网将围绕清新福建品牌专区品牌推广、大数据平台合作、旅游产品合作研发、节庆活动宣传推广、境外旅游推广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
福建省旅游局与途牛旅游将围绕“清新福建”品牌专区、网络PC端和手机APP移动端平台合作、智慧旅游建设、线下服务中心、旅游精品线路的研发和推广、境内外包机航线开发、福建旅游资源投资等方面开展合作。
与同程旅游将围绕设立“清新福建”品牌合作专区,智慧旅游目的地、产品创意设计、节庆活动策划、线上海峡旅博会、线上旅游攻略征集等方面开展合作。
与景域国际旅游运营集团合作方面,将围绕旅游策划规划、驴妈妈平台上建设“清新福建”旅游品牌专区、景区运营管理、旅游项目投资、电子商务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
2【案例2】“中山紫马.智慧教育集聚区”
“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立足中山,辐射全国,与创业者,政府,企业等携手,共同打造适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优质创业生态环境。孵化器基于中山优越、舒适的生活环境,通过国际级的运营、服务、退出机制,募集雄厚的资本支持,使创业者享受全国顶尖的创业服务,并具有全通教育全国最大的O2O教育产品发行渠道,进入孵化器的创客将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创业黄金通道。
“中山紫马.智慧教育集聚区”及“中山创客.众创空间”孵化器的运营方全通教育(股票代码:300359),十年来一直立足中山,面向全国发展,业务范围覆盖全国31省,服务300万教师和3500万学生,教育信息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全通的发展战略获得了资本市场的普遍认可,股价呈强劲的上升势能,被资本市场定义为教育板块龙头企业。集聚区的启动,是全通教育基于全通教育生态圈的城市级战略布局。“中山紫马.智慧教育集聚区”包括了集聚创客的“中山创客.众创空间”、以现代教育+智慧教育"中山全通实验学校”、提供青少年“第二课堂”的“全通课外科学活动中心”、聚合两岸四地高端人才的“两岸智慧教育研究院”、由政府资金、粤财、全通及其他社会资金组成的产融创投基金等等。全通教育是教育产业改革下“平台应用+服务拓展+内容增值”全业务运营的优质企业。集聚区+孵化器清晰体现了公司借力自身内延增长、通过资本并购拓展渠道、通过产业人才聚集获取优质教育产品的整体战略。顺应政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借助市场赋予全通教育龙头企业的势能,在中山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用互联网手段打造中国第一个“互联网+教育”示范城市,促进中山市教育事业和教育服务业的同步发展。同时,为中国城市级“互联网+教育”树立标杆,在全国推广“中山互联网+教育模式”,助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3【案例3】互联网+智能汽车
目前的研究显示,5G 速率为4G 的10倍至100倍,可达10GB/S。但是,如果把5G 仅仅看做是网速的提升,那就太小瞧它了。相关资料显示,除了光纤般的速度,5G更能带来“零”时延的使用体验,千亿设备的连接能力,超高流量密度、超高连接数密度和超高移动性等多场景的一致服务。用工信部部长苗圩的话来说,5G最大的应用之一就是智能汽车、互联网汽车。
今年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互联网+”的概念,在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马海涌看来,未来包括工业生产制造等所有行业都将与互联网发生关系,在目前4G网络下,无法支撑起这种联系。5G将进一步加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高速连接,让生产生活变得更有效率,对外界的体验更丰富。
5G商用时间基本上可以划分为:第一阶段,到2015年底完成宏观描述; 第二阶段是2016年到2017年底的技术准备阶段; 第三阶段,从2017年底开始,各国和国际组织可向ITU提交候选技术,并力争达成一致,2020年底ITU将发布正式的5G标准,并进入商用。
4【案例4】互联网+智能制造
工信部公布《关于开展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通知》,提出2015年启动超过30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017年扩大范围,在全国推广有效的经验和模式。试点示范的目的是使智能制造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初步成形,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明确了以智能工厂为代表的流程制造试点;以数字化车间为代表的离散制造试点;以信息技术深度嵌入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和产品试点;以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开发、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业态试点;以物流信息化、能源管理智慧化为代表的智能化管理试点;以在线检测,远程诊断和云服务为代表的智能服务试点等6大试点推进专项行动,基本涵盖了我国工业制造各大传统和优势行业。方案要求6大方向6月底前遴选30个以上项目重点推荐。
5【案例5】互联网+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作为推动城镇化发展、解决超大城市病及城市群合理建设的新型城市形态,“互联网+”正是解决资源分配不合理,重新构造城市机构、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的利器。譬如在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基于互联网思维,搭建开放、互动、参与、融合的公共新型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的融合,推动传统行业的升级与转型,从而实现资源的统一协调与共享。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智慧城市正为互联网与行业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应用土壤,一方面推动了传统行业升级转型,在遭遇资源瓶颈的形势下,为传统产业行业通过互联网思维及技术突破推进产业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新的空间;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发展,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的结合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并催生了跨领域、融合性的新兴产业形态。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注重以人为本、市民参与、社会协同的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以及公共价值与独特价值的创造。而“开放,透明、互动、参与、融合”的互联网思维为公众提供了维基、微博、Fab Lab、Living Lab等多种工具和方法实现用户的参与,实现公众智慧的汇聚,为不断推动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创新2.0推动的创新生态所带来的创客浪潮,互联网浪潮推动的资源平台化所带来的便利以及智慧城市的智慧家居、智慧生活、智慧交,通等领域所带来的创新空间进一步激发了有志人士创业创新的热情。也正因如此,“互联网+”是融入智慧城市基因的,是创新2.0时代智慧城市基本特征。